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

興華中學簡介


興華中學簡介


興華中學原校區。  
       19643月段希文將軍率領第五軍及眷屬,移至美斯樂建立基地。百廢待舉之中,段希文將軍仍指示:為復興中華文化、教育後代、培植英才,將不計一切困難,全力創辦小學及初中。
       196410月第五軍(當時代號為5131部隊)即於美斯樂成立「光華中學(後更名為興華中學)籌備委員會」,邀請軍中幹部及地方仕紳擔任委員。
       1966年初「興華中學及附設小學」於美斯樂正式創立,草創之初,學生僅數十人,老師由軍中文士及地方仕紳擔任。段希文將軍期勉全校老師,以「有教無類、不分地域、造就人才」為宗旨。不收學雜費用,並製發全校學生制服,清寒而品學兼優者,另發給副食。
興華中學原校區時期,熊定欽校長(第三排中) 暨全體 老師。
       由於創辦人段希文將軍全力支持校務及教學推展,老師們個個教學認真。「興華中學」的名聲,很快就傳遍了泰、緬地區。許多華人,由千里之外,或騎馬、或走路上山,將子女送來美斯樂興華中學就讀。一時之間,連校舍都不敷使用,外地學生還須寄住一般民宅。適合寄住的民宅,一戶擠了很多外地來的學生,好不熱鬧。全盛時期,全校學生千餘人,一片欣欣向學。
       外地來的學生,有的遠從緬北下來,有的遠從曼谷上來,有的緬文或泰文已有基礎,年紀也較大。為因材施教,小學部特別為這些學子開設補習甲、乙、丙三個班,各班以加強中文為主。補習丙班於一年兩學期,上完小學一、二年的課程。補習乙班於一年兩學期,上完小學三、四年的課程。補習甲班於一年兩學期,上完小學五、六年的課程。讓這些年紀較大的學子們,三年之後,即可升級就讀初中一年級。
       興華中學初中畢業的學生,每年都有公費名額保送回台灣升學,品學兼優而家境清寒者,段希文將軍另提供回台相關旅費。
       1985年因為政治因素,將原「興華中學」校區,移交泰文小學使用。1985年至1993年間,共計停校八年。期間,雖有部分家長請老師以補習方式,來延續中華文化的香火,但由於時數有限、科目不全,程度不高,又沒有文憑,不論升學或就業,都受到極大的影響!對於當時屆齡受教的學生,無法在學校接受中華文化的薰陶,其損失及影響更是難以估計。
       其間,興華中學復校的方案,在地方人士、校友四處奔走、出錢出力,以及僑委會多方協助之下。1993年「興華中學」在各界期待之中,於新校區復校,中華文化的香火,在異域又得以傳承、延續。
興華中學新校區。
       復校以後,一切從頭。依舊本著段希文將軍創校理念──「有教無類、不分地域、造就人才」為宗旨。復校後的「興華中學」,在各方人士、校友、地方仕紳、全校師生的支持、灌溉與努力之下,度過了復校初期的艱困考驗!如今,興華中學及附設小學、幼稚園,已稍具規模,全校師生超過500人,學生人數還不斷增加,為因應校舍不足的問題,目前正籌款準備增建教學大樓,期待企業家、慈善機構、熱心人士、歷屆校友能踴躍捐助。
       興華中學創校迄今,已逾46年,歷任校長、老師們,個個兢兢業業、誨人不倦。歷屆同學們,珍惜在異國接受中華文化薰陶的寶貴機會,不論晨昏,在教室之中,或在山林、茶園之間,書聲朗朗,此起彼落。三更燈火五更雞者,大有人在。此情此景,最為歷屆畢業校友追憶與懷念。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。」、「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。」、「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。」、「風吹吹,水流流,學問不得不追求。」等等...可說是當時大家最流行的座右銘。
       46年前,「興華中學」是泰北首創的華文學校,不僅輝煌一時,更是作育英才無數!歷屆畢業的校友,早已在泰、緬及中、港、台地區嶄露頭角。有的是泰北部分華文學校的老師、校長,有的自行創業,有的是公司的重要幹部,或是高階管理人員。士、農、工、商,各行各業都有興華中學的校友。46年後的今天,興華中學的畢業校友,不僅是各界的中堅分子,甚至是各界當家作主的重要骨幹!
       「興華中學」不僅是傳承中華文化的搖籃!更是異域孩子明亮的燈塔!「興華中學」不僅是段希文將軍實現,在異域傳承中華文化的地方,「興華中學」更是幫助許許多多家庭脫貧的乾坤!山林之間美麗的美斯樂,巍巍興華中學明亮的燈火,浩瀚中華文化傳承的香火,將隨著泰北的安定、繁榮、進步與中華文化的崛起而更勝從前!
在泰國國旗下,光明正大地延續中華文化的香火,是多麼複雜而又難得的際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