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

泰北地區華文教育的繼往開來

筆者以泰北美斯樂興華中學校友的角度建言:
泰北地區華文教育的繼往開來
「繼往開來」的解釋是:承續先人的事業,並為後人開拓道路。
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,世界各國(包括台灣),都是以開放的心胸來面對及接受大國崛起的事實。
在一片「中國熱」之中,由於錯綜複雜的歷史情節,對於同樣是同文同種的泰北同胞來說,還真有時空錯亂的感覺,不僅在兩岸局勢變化中失去了平衡,也在海峽中線失去了定位,在兩岸合解、交流的氣氛中,泰北地區至今仍抱持著「漢賊不兩立」的步調,獨步邁前!
是到了該調整步調的時候了!
一樣是炎黃子孫的泰北華人來說,不僅不應該抗拒大國崛起的潮流,反而應該利用華文崛起的時代,異中求同,以有所為,有所不為的原則,就提升泰北地區的華文教育、學子畢業後深造等問題,展開雙臂,正面迎接學子們飛更高、飛更遠的契機。
泰北地區在救總、各界及各宗教團體進入救助後,生活環境已經大為改善,由於當年各界的捐助,以改善泰北地區生活為重點,未有完整、有序的規劃及策訂泰北地區的華文教育大計,雖有部分善心人士及宗教團體在捐助一些學校,也只是救急、救窮而已,在有限的捐助下,無法給予長期的承諾或是願景,如今,泰北地區的華文教育,正處於關鍵的時刻。
期盼海峽兩岸與泰北地區的炎黃子孫,大家共同攜手合作,把握中華文化崛起的契機,共同為泰北地區繼起的炎黃子孫,開拓更寬廣的道路,大家一起來提升泰北地區的華文教育的教學環境,提高師資水準,開創泰北地區學子畢業後更多的進修機會,進而全面提高泰北地區華人的教育程度,提升華人形象。
最佳共識(都是炎黃子孫)
為了弘揚中華文化,為了繼起的炎黃子孫,兩岸與泰北應不分彼此,正視歷史與傳承,擱置爭議問題,異中求同,共同提攜泰北華文學校,全力資助中華兒女,海內外共創堂堂正正中國人的世紀。
原則問題(繼往
我們的父兄因為反共才離開中國大陸,因為反共才流落到泰北,我們這一代承襲長輩在異域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,在泰北懸掛中華民國國旗、唱中華民國國歌、使用正體字、使用注音符號、以中華民國為本等等,是不可能改變傳統,要改變這些傳統,不是靠左或靠右的問題,而是我們如何向已經逝去的長輩交代?這方面請大陸當局諒解及尊重,並請擱置這些爭議問題。
可以合作的模式(開來
一、在沒有任何附帶條件下,泰北地區的華文學校可以接受大陸方面有關擴充         、改善校舍等硬體設備資助、教師薪資補助等。
二、在沒有任何附帶條件下,歡迎大陸地區學校提供公費名額,供泰北地區學         子多一項選擇──可以前往台灣或前往大陸地區升學。
在遽變的時代裡,不為與遲疑,都會一落千里,在多元的環境中,選項未必只有兩邊,中間才是寬廣的地帶,守住原則,守住立場,一切順勢而為,必定可以繼往開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